星期四, 10月 13, 2016

生物多樣性

地球,看是有很多種動物,但並不是如此,現實上,在每天約有75種生物滅絕,換算下來,也就是每小時約有3個生物滅絕,依照這種速度,總有一天會輪到人類吧!而我們又該如何招架或預防呢?
生物多樣性這個詞聽起來很艱深,不過其實就是指生物的多樣性(Biological diversity)的簡稱,這個詞是在1986年提出的,最早的用途是用來對世界上的生物進行清查,後來被擴充及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的變異性,它的意義逐漸被擴充到地球上生命世界的所有層面,包括所有物種的多樣性、物種的遺傳及變異多樣性,以及由物種組成的群落和生態系多樣性。
人類目前越來越多,也製作了越來越多的汙染,地球總有一天會變得不能住,那有什麼方法嗎?現在科學家有想要把人類移民到其他的星球,不過照目前的科技是不行,因為我們人類住在那會瘋掉!就有一個實驗證明了!就是生態圈2個實驗,這個實驗室把一群人關到一個密閉的空間,裡面有跟地球一樣的生態,不過半年後就失敗了!因為在裡面的人受不了在裡面的寂寞,所以逃出來了!如果把場景換在外太空,這樣跑出去,那不就死了!所以我們人跟生物多樣性有很大的關係。
地球上的許多地方都可以讓生命生存。像是:極地、沙漠、高山、海溝或洞穴,都有動物生存,也都形成一套獨有的生態系統。有研究指出,熱帶和亞熱帶的雨林中,生物密集度是最高的地方。再來則是溫熱帶的草原,這些地方之所以密度能這麼高,是因為這些地方溫度足夠、水分充足等條件,使其成為生物的聚集地。台灣的面積不到世界面積的0.3,不過生物種類占了世界的1.9%,接近2,可見「寶島」的稱號不是假的。這也是因為台灣包含了熱帶到寒帶的環境,讓各種不同種類的生物都有生存的空間。溪流、湖泊、池塘、農田等這些生態系統,在台灣也有很多,所以有這麼多動物也不見怪。

最後,因為我們人類已經快要把地球搞得滿目瘡痍,所以我們也要更加的愛護它,不要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!

星期三, 9月 07, 2016

2016/9/3蜻蜓生態

    這次我一進到教室,就看到了簡報的名字,第一眼看到還以為這節是要打高爾夫球,因為老師的綽號很有趣,叫老鷹42隻,這個綽號的來源是因為老師他見過最多隻老鷹的隻數是42隻,所以就把自己的綽號叫老鷹42隻。
    蜻蜓是一種屬於蜻蛉目的昆蟲,出現的季節大概是在春天到秋天之間,有細長透明翅膀與修長腹部、碩大的複眼,最高時速可達72公里,但是如果當時順風的話,時速就可以高達100公里,同時也是所有昆蟲中最大的(是化石)。而蜻蛉目裡面包括了跟蜻蜓很像的豆娘。分辨蜻蜓和豆娘的方法是蜻蜓腹部較粗,豆娘較細,但纖腰蜻蜓腹部也很細的,還有一種方法是豆娘休息時翅膀合起,蜻蜓則會張開,但有些豆娘也會張開,所以也不一定正確,所以分辨兩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牠們的複眼,豆娘的複眼跟複眼間有一個複眼的距離,而蜻蜓則是較大的複眼連貫於頭上。
    有了蜻蜓的基本常識後,接著就要知道如何分辨蜻蜓是哪一科。所以老師就告訴我們一個小故事。就是有個村姑(鄉村的姑娘),因為她研究出了有關於情蜓分類的東西,於是舉辦慶功宴,請居民吃饅頭,饅頭一開始蒸的時候,分的開開的(春蜓科的眼睛),蒸了一會兒,靠近了一點,快碰到了(勾蜓科的眼睛),在蒸一會兒,已經碰到了(弓蜓科的眼睛,弓蜓胸部和頭部有金屬光澤),在過了一會兒,已經完全黏在一起了(晏蜓的眼睛)。所以技法如下:
村、姑、慶、功、宴=春蜓科、勾蜓科、蜻蜓科、弓蜓科、晏蜓科。
    蜻蜓(蜻蛉目)的愛情史是很曲折且很麻煩的,因為雄蟲的生殖器在第二節,不過精子在第九節,因此當他想交配前會彎腰把精子移到第二節來進行移精,當雌蟲想交配,會到池塘,雄蟲會飛出來,用腳將雌蟲頭部扣住,再彎起身體用腹部第l0節末端的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(頸部),然後才將腳放開,完成雄前雌後的連結動作。完成連結後,如雌蟲願意,牠會將腹部彎起向前,並將第9節生殖孔與雄蟲第2節之交尾器相連結進行交配,交配完後蜻蜓會在池塘點水產卵。產卵時,雄蜻蜓會在雌蜻蜓的身邊,避免有天敵或其他雄蜻蜓要搶。蜻蜓交配時大多會停棲在植物枝葉或石頭上,但有些則會在空中飛翔進行交配,大多蜻蛉目的昆蟲交配都會形成美麗的心形圖案或不規則的橢圓形。交配後會開始產卵時,有的會產在植物莖上,這樣可以避免水中有魚類吃,有的產在土裡,也比較不會被水中生物吃掉,不過牠們都產在水邊,讓幼蟲(水蠆)跳進水裡。不過當然也有產在水裡的,因為是蜻蜓點水嘛!不然要叫什麼。有時由於蜻蜓的眼睛上半部是遠視,下半部是近視,所以他有時看到汽車玻璃,會以為是池塘,就在那裏產卵,結果當然全都不能存活。
    老師還跟我們說很多跟蜻蜓有關的故事。例如秋寒煙秋紅湖發現長尾蜻蜓後接到女兒逝世的消息,隔天又發現秋紅蜻蜓,最後老師把發現這個湖叫做秋紅湖的故事。還有花了五年才發表出來的朱環鼓蟌,因為一開始拍到的朱環鼓蟌夾到旗紋鼓蟌,而且朱環鼓蟌旗紋鼓蟌的雌蟲長得很像,因此一直沒有發表,直到經過DNA鑑定後再比對,才找出不同處。還有一種白痣珈蟌雌蟲有白痣,但他的痣卻不像其他豆娘一樣,所以那不算是痣。
    經過這次的課程,老師真的懂很多的東西,也告訴我們很多關於蜻蜓的知識和故事,讓人意猶未盡,希望以後可以繼續上老師的課。

星期一, 6月 27, 2016

螢火蟲生態


這一堂螢火蟲的課是由之前為我們上過蝴蝶的課的陳燦榮老師上課。

當我們想到螢火蟲,就會聯想到黑暗中一點一點發光的小燈籠,但其實會發光的不不完全是螢火蟲。螢火蟲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,是完全變態,全世界有大約2000多種,台灣曾經紀錄58種,不過最後剩下54種,因為有一種是鑑定錯誤,三種是雌光螢科的,雌光螢科的昆蟲也會發光,所以會被跟螢火蟲混淆,但牠們其實跟螢科不同的是,因為牠們是雌蟲發光吸引雄蟲,牠的雌蟲長得像幼蟲一樣。還有另一種跟螢火蟲很像的蟲,就是紅螢,但是牠有網狀橫紋,螢火蟲沒有,紅螢的幼蟲吃得很高級,吃香菇、金針菇、靈芝等。

螢火蟲的幼蟲呈蠕蟲狀,身體側扁或稍呈筒形,分為水生、陸生,水生的會利用他的氣管鰓呼吸,而且很軟,可以變形,吃水中的螺,在台灣發現的有三種:黃緣螢、黃胸黑翅螢、條背螢,陸生的則是用身體側邊的氣孔呼吸,另外還有一種半水生的—鹿野氏黑脈螢,但牠其實是像龍蝨一樣,是帶著空氣下水的,所以不能在水裡待太久,還是算陸生。攝食時會分泌唾液把螺類、蝸牛等獵物麻痺,再分泌消化液把獵物肉質溶化,吸食肉汁。成蟲通常只喝露水,但有些會吃花粉、花蜜;少數的種類會捕食其他小蟲;在野外壽命一般為3-7天,但也有長達10-20天者。多數種類由卵至成蟲,各期都會發光。不過由於牠們是夜行性昆蟲,因此只在夜間發光;攝食活動也是以入夜以後為主。所以在白天時,牠們大多靜靜地憩息在隱蔽的地方,很少活動,也不發光;但是如果受到騷擾,仍然會發光。光是雌雄間求偶的訊號;交尾時,雌雄都會同時發光;交尾時間可長達數十分鐘或數小時。交尾之後雄蟲在12天內死亡,而雌蟲則在產完卵後過世。

我覺得最具有代表性的陸生螢火蟲,是黑翅螢,這種分布很廣,有這麼多的原因是:有的螢火蟲幼蟲吃蝸牛,有的吃蚯蚓,不過牠甚麼都吃,不挑食,所以當然比較多。但也有很多黑色翅膀的螢火蟲,所以其他黑色翅膀的螢火蟲就跟牠比較,例如黑翅螢的胸部是橘色的,胸部是黃色的就叫黃胸黑翅螢,此外,還有紅胸黑翅螢、紋胸黑翅螢(紋螢)等。

還有一種代表性的水生螢火蟲—黃緣螢,成蟲跟黑翅螢長得很像,一次可生70100顆卵,也是什麼都吃,不會像黑翅螢會互相攻擊同類。

螢火蟲成蟲的生命只有一個禮拜。牠們之所以被說為環境指標是因為大部分螢火蟲母的不會飛,環境被破壞後不能離開,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後也無法回去,所以我們應該要愛護環境,不噴灑農藥、不要為了要錢,而把溝渠邊坡水泥化,才能保護螢火蟲,讓牠們永續生存下去。

星期三, 6月 01, 2016

2016/05/16甲蟲的生態


在這堂生態課中,李惠永老師帶我們認識了甲蟲的生態奧秘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鎧甲戰士的秘密吧!

甲蟲,是在動物界,節肢動物門,昆蟲綱,鞘翅目。他們之所以會被分類再鞘翅目,是因為他們有前翅及後翅,前翅比較硬,形成翅鞘。後翅比較短,所以他們利用後翅來飛行。而所有的甲蟲的生活史也都是完全變態接著再由位階高的產,也就是從卵、幼蟲、蛹到成蟲的過程。甲蟲大多是咀嚼式的口氣,肉食性、草食性和腐食性的都有。此外,甲蟲分為螢火蟲科、步行蟲科、橡鼻蟲科、鍬形蟲科、金龜子科、天牛科……等。

首先介紹的是被稱為黑暗中的小燈籠螢火蟲,是因為螢火蟲會在夜晚時發光。在台灣,目前已知的種類有58種,但是水生的螢火蟲卻只有黃緣螢、黃胸黑翅螢和條背螢三種。其中,屬於台灣保育類的鹿野氏黑脈螢,它屬於半水生的螢火蟲。

再來講的是步行蟲,步行蟲能分成兩種,分別是步甲蟲和虎甲蟲。虎甲蟲又有別名叫帶路蟲,因為他會慢慢的跳躍前進,且跟你保持一定的距離,就好像在幫忙帶路,因此有這個名字。在步行蟲家族中,有兩種是保育類,分別是食蝸步行蟲和擬食蝸步行蟲,都不能隨意捕捉。

接著講到象鼻蟲,所有的象鼻蟲都會捲葉子,其中,在綠島、蘭嶼一帶,住著一種保育類象鼻蟲,就是球背象鼻蟲,牠的殼十分堅硬,連做標本最粗的針也無法穿透,可見它的殼有多麼的堅硬。此外,還有一種較小圓斑球背象鼻蟲,這種蟲頭部有四個斑點,而大圓斑球背象鼻蟲頭部有三個斑點,白斑球背象鼻蟲的斑點是白色的。現在堵住河道的布袋蓮,其原生地的天敵也是象鼻蟲,布袋蓮象鼻蟲會在氣室裡面生長,最後讓布袋蓮無法生存。這種蟲很適合做生物防治,對於現在使用化學藥劑的我們是很有用的。

瓢蟲也是甲蟲家族的成員之一,其中有肉食跟植食性(草食性)的,肉食性瓢蟲背部會比較有光澤,主要吃的食物是蚜蟲。植食性瓢蟲的背部則有毛,看起來沒有那麼光亮,以植物葉片為食。

埋葬蟲則是甲蟲家族裡面的分解者,牠們會把動物屍體分解掉之後,再當作食物養育下一代。一開始他們會先找到屍體,進行產卵,不過萬一有很多隻要來產的話,會經由打鬥來決定位階的高低區分。物皆低的要先幫忙剃毛,再分泌一些化學物質到屍體上,作為防腐的功能。然後分割成肉球,運送到巢穴裡面,再由位階低的先產,接著位階高的再產,卵孵化後,不管是位階較高的,或是位階較低的,都要共同孵養。如果食物不夠的話,位皆較高的可以殺害位階較低的卵或幼蟲。

天牛是甲蟲家族中觸角較長的甲蟲。公成蟲的天牛觸角可長至身長1.5-2倍,母成蟲的天牛的觸角長度約是牠的身長。天牛因為有明顯的大顎,所以常被誤認為是鍬形蟲,不過這種昆蟲是植食性的,會以樹液或葉子為食,是害蟲之一。而且天牛會破壞植物的木質部,讓一些樹木會枯死。

這次的上課,讓我更深入的了解甲蟲的世界,也發現了甲蟲世界的美好,也讓我更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甲蟲。

星期四, 5月 26, 2016

2016/5/21台灣森林


這次的課程,充滿芬多精的氣味;這一趟,盡是蓊鬱的景致;這一趟,看到旺盛的生命力。台灣的森林王國原來是如此的美妙!從低海拔、中海拔到高海拔,都充滿了豐富的生態。台灣的林相豐富,讓我們來一趟探索森林之旅,感受台灣森林之美……

一開始,老師先介紹台灣的地形,台灣的地形,是由高山為主,其中,台灣的高山分成以下幾種:

1.   雪山山脈

2.   玉山山脈

3.   海岸山脈

4.   阿里山山脈

5.   中央山脈

以上的幾種山脈,其中最高的是海拔3,952米的玉山,這座山是全世界第27名。接著老師還說台灣的地質很年輕,因此比較破碎,所以水土保持非常重要,我們應該要多種一些深根性植物,例如:樟樹、紅檜、台灣杉、松樹...等不要因為貪圖利益而種一些淺根的植物,例如:檳榔樹、桃梨果樹等。

台灣的森林可以分成三個區塊:低海拔森林(0m-1500m)、中海拔森林(1500m-2500m)及高海拔森林(2500m-3600m)。低海拔的森林,氣候溫暖且潮濕,也因經常遭人干擾,且競爭激烈,因此一個區域很少只有單一的一種植物。其中相思樹是代表樹種之一。因為這種樹是很好的木炭來源,非常耐燒。相思樹的種子是黑色的,而不是我們常說的相思豆(小實孔雀豆)。油桐也是一種在低海拔森林常見的植物。油桐的種子可以榨出桐油,並製成油漆,因此非常重要,因為好的油漆可以讓以前的木造屋子能防水、防蟲。還有就是貴竹。貴竹是用途很廣泛的植物,除了長出貴竹筍可以拿來吃之外,還可以製作飾品、鷹架、陷阱或是蓋房子、作家具等。

接著是中海拔地區,中海拔地區常可以看到這三種:
雲霧帶森林-雲霧繚繞

針闊葉混合林帶
檜木帶-壽命長、好木材

在中海拔地區的森林茂密且潮濕,因此經常霧濛濛一片,只不過我們可以從約2500m以上的地方看下去,就可以看到難得一見雲海,紅檜和扁柏有特樹的味道叫做芬多精這些植物都有芬多精,讓小蟲子或小動物不願靠近。這兩種樹要如何分辨呢?紅檜的樹幹會在地表附近就分岔,扁柏的樹幹會在比較末端時分岔。兩種是以扁柏的經濟價值較高,因為其樹幹更加筆直、堅硬,而且不會像紅檜的樹幹中間還有中空的情況。這裡的溫度不高,而且因為潮濕而不容易火燒山,所以樹都很健康、長壽,就算樹被閃電打到也不會起火。這邊的闊葉植物包括樟科及殼斗科的植物。殼斗科的樹的樹幹相當堅硬,而且果實上會有殼,松鼠、台灣黑熊、山豬、猴子等動物都會食用。此外,也有許多半寄生植物:宿主凋謝時就自力更生,宿主成長茂密時就開始寄生。山羌、長臂金龜也常見在中海拔。

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以上的高海拔山區屬冷溫帶與寒帶氣候,自然環境非常嚴苛,溫度低,雨水多,且日夜溫差大,土壤化育不佳,雖然有喬木出現,但種類不多,若能適應下來,往往是地區的霸主,呈現大面積純林的現象。其中主要3種樹木為:
1.
台灣鐵杉

2.
台灣雲杉
3.
台灣冷杉

經過了這次的課程,讓我越來越知道台灣的森林奧妙,也呼籲大家要愛護森林,不然總有一天我們會招到惡報的。

星期三, 5月 04, 2016

以下是我在金面山照的照片,歡迎欣賞並給予評價。